当前位置> 常山生活网 > 民生 >

老兵回营,感悟初心的温度

来源:常山信息港 发表时间:2019-08-08 13:59
在连队机械场,老兵们游览新设备,感想军队进行变更弘远。王亮 摄
 
这个炎天,年度征兵任务开启,又一批年老的新兵将从天南地北迈入座座虎帐。
 
就在这个夏天,也有一批老兵从周围八方赶来,走进北部战区陆军某项目维护团“劈山开路前锋连”。
 
关于这些老兵来说,这是一场“投亲”之旅。“劈山开路先锋连”是一个与共和国同龄、曾被国防部赋与荣誉称号的连队。连队70岁了,一批老兵齐聚连队,他们当中,最大的81岁,最小的57岁;兵龄最短的2年,最长的42年;有的从士兵成长为师职人民退职,也有的退伍还乡、不停务农……
 
无非,重回军营,他们但凡同一个身份:老兵。
 
骚人赫尔曼·黑塞说,“这尘寰有一种使咱们一再惊奇并且使我们觉得恶运的可能性:在最悠远、最陌生的处所缔造一个故土,并对那些俨然极奥密与最难接近的器械发生恋慕。”
 
军营之于老兵,正是那个故里;老兵重回军营,则是以更长的时光焦距,从头审视那份酷好,咂摸投军的“真味道”。
 
这味道,写在老兵的来路上,也将写在新兵的前路上。在征兵季里咀嚼这味道,笼统能让更多步入虎帐的年老兵士,多一份岑寂和倔犟。
 
身在虎帐的日子——
 
“吃坏的是饭,使不完的是劲,那是咱们一生中的荣誉年光”
 
“劈山开路先锋连”,正如其名,是个“劈山开路”的工程连队,建连70年来不停没变。
 
上世纪50年月,连队官兵与兄弟单位一路,劈开二郎山、雀儿山、然沃沟的悬崖绝壁,把川藏公路修到了拉萨;上世纪60年代,连队转战东海之滨、鲁中山谷,筑路千里,构筑条条国防坑道……
 
“有一个情理没必要讲,当兵就要上战场。”对工程连队的官兵来说,他们的沙场有些特殊:不操枪、不弄炮,而是抡大锤、挥铁镐;他们的炮火硝烟屡屡与土壤、粉尘、爆炸、塌方相伴。
 
1982年,来自乡村的新兵士李士伟走进连队时发现,“以前在家干农活挺苦,到了连队挖坑道更苦”。
 
那年炎天,送水泥的车刚停到山脚,天就下起了雨。眼瞅着雨越下越大,李士伟与战友们甩开膀子,50kg重的水泥,左肩扛一袋、右手抱一袋,匆匆往坑道钻……
 
等4000袋水泥被全体搬进坑道,官兵们才发现也有新的“贫苦”:水泥在头发上“安家”了,抖不落、挠不掉。
 
于是,两天后,前来慰劳的文工队女兵看到了这样一幕:全连百余人,清一色是光头,有的头上还血迹斑斑。得悉原委,看着刻下这群又黑又瘦的同龄人,两个女兵就地哭了。
 
多年之后,走进连队荣誉室,老兵们把一张张定格在时光深处的是非照片,还原成为了一个个中听心魄的场景。
 
1971年,连队受命挺进一座叫谷堆山的大山,接手兄弟单元修筑炮军工事。这里土质柔软,老百姓称谷堆山为“谷子堆起来的山”,施工过程当中“小塌方天天有,大塌方三六九”。
 
65岁的苑克富至今记得,48年前他作为新兵第一次走进谷堆山坑道时看到的标语:苦字扑面不抬头,难字暗地里不颔首,险字当面不回头。那一刻,他便体味到,“苦是真苦,难是真难,险是真险”。
 
一天,他与排前程坑道施工,数不清的石块俄然砸下去,磨盘大的、脸盆大的、搪瓷缸大的……塌方了!说时迟,而今快,死后的排长一把扯住苑克富,连拖带抓跑出坑道。越日,惊魂甫定的苑克富再一次泛起在坑道里。
 
想发迹在连队的日子,头发花亮的苑克富感想万千:施工在山里,保证艰难,偶然赶工期,一天三班倒,饭都顾不上吃;不过,“吃欠安的是饭,使不完的是劲,那是我们一生中的光华工夫!”
 
返回顶部

2010-2019 常山信息港 www.cscatv.comCo., Ltd. All Rights Reserved

郑重声明:网站资源摘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麻烦通知删除,谢谢!联系方式:vvv6666iii@gmai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