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> 常山生活网 > 文化 >

武昌起义前,清王朝还有几十万兵马,为何只依

来源:常山信息港 发表时间:2021-12-22 20:40

  武昌起义于1911年10月10日爆发以后,湖广总督瑞澄吓得落荒而逃。他在逃命的道路上不停给大清王朝发电报,希望朝廷对于在汉清军伸出援助之手。王公大臣们看到芮城的电报都吓得屁滚尿流,即使是摄政王载沣都上蹿下跳了。

  据史料记载,当时的清政府有10多万八旗兵马,20多万绿营兵马以及20多万巡防营兵马,还有20多万新军,共计七十余万人。革命军只有三千人。单从数量上来说,清军是可以碾压起义军的。因此,载沣乐观地觉得当下的形势可以控制,然而在镇压革命军时,谁来担任队长呢?

  载沣摄政后,为了不让满洲贵族的利益丢掉,于是就将以袁世凯为代表的汉臣们都赶出了权力核心圈。即使大臣们在起初罢免袁世凯的时候都出了一份力,然而在关键时候,他们仍然认为袁世凯是对付革命军最合适的人选。载沣看到大臣们有这种想法就不高兴了。

  第一,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,袁世凯就将维新派给出卖了,导致光绪帝彻底不能掌权而被慈禧锁到笼子里。第二,袁世凯和光绪的死脱不了关系。第三,袁世凯训练北洋新军,在北洋新军中威望很高。

  不管是出于哪个方面,载沣都觉得不可再用袁世凯了,所以他曾经想在袁世凯上任后除掉他。然而最后,他听从了奕劻和张之洞的劝说。他只是以“脚病”为由罢黜袁世凯的权力,让袁世凯回家种地钓鱼去了。所以,他肯定不会再用袁世凯了。

  载沣就让陆军大臣荫昌带着率领北洋新军到武昌镇压嚣张的革命军。不过北洋新军对于荫昌的调遣完全当耳旁风,因为他们始终只认袁世凯一人为主帅。不光这样,荫昌领兵打仗的经验和本领真的为零。面对如火如荼的起义,他不仅没有加快行军速度,反倒是走到信阳就停滞不前了。

  此外,军队出动了,但武器装备和军用物资没有及时提供给在前线作战的清军。结果,清军在前方不光连馒头都没有,而且还缺少装备。这对清军士气产生极大影响,因此屡败屡战。这让远在北京的皇室大臣坐立不安,他们总是考虑如何保存自己的权力和财富。在这种情况下,皇室大臣又给了载沣建议,让他将指挥兵马的权力交给袁世凯。

  事实上,不仅是皇室大臣,而且洋鬼子们也按奈不住了。西方列强害怕新政权出现后,自己的既得利益得不到承认。因此,武昌起义后,他们特别不愿意看到这支团队成功。这时,在家闲着的袁世凯为了自己的打算卷土重来。他不光要偷偷地操控北洋新军。而且与此同时,他还要巴结朝廷大员,如奕劻和那桐。此外,袁世凯为了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,就和他们进行了多次交流。

  北洋新军的组成中其实也有一些老湘军和淮军,但与传统士兵相比,北洋新军因为是中西结合而占据优势,淘汰了湘军和淮军中的老弱病残,其中精锐的兵马留了下来。何况像冯国璋和段祺瑞这些遗老,很多都是天津军事装备学校毕业的。他们接受了新的军事训练,可以说老式军队的身体和新军的思想都具备。

  此外,袁世凯接管后,新军采用了德国的军事化管理,聘请德国军官,引进先进的仪器设备,组建步兵、骑兵和炮兵,扩大编制,招募了大量新鲜血液,最终建立了北洋新军这样一支新式陆军。

  后来清朝正规军在辛亥革命时就增加到63万。在对付了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这两支谋逆大队后,大清王朝看到,即使正规军有不少人马,然而毫无默契可言,面对国内地方力量时毫无还手之力。他们又怎么能和背水一战的革命军对抗?

  再看一下用高额资产培养的北洋新军,即使26镇兵马加起来只有16万人,然而他们的实力和技术都达到了顶尖。尤其是袁世凯负责的北洋六镇就有8万人马,占据总人数的一半,也是新军中装备最精良、战斗力最强的部队。

  因此,当南方革命军一跃而起时,清政府不再期望正规军数量多但战斗力低,即使北洋新军只有8万人马,然而他们装备精良且接受过新式训练,这样袁世凯才有重新进入历史舞台的资本。

返回顶部

2010-2019 常山信息港 www.cscatv.comCo., Ltd. All Rights Reserved

郑重声明:网站资源摘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麻烦通知删除,谢谢!联系方式:vvv6666iii@gmail.com